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卫臻曹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陈留襄邑人字公振
初为汉黄门侍郎
曹操表参丞相军事,转户曹掾
曹丕代汉称帝,群臣并颂魏德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迁侍中吏部尚书
魏明帝时,迁右仆射
诸葛亮天水为征蜀将军,假节督军事,拒军。
司空,徙司徒封长垣侯
曹爽辅政,固乞逊位。
卒谥敬
全三国文·卷三十六
字公振陈留襄邑人
公表丞相参军,赐爵关内侯
帝嗣王位,进散骑常侍
及受禅,封安国亭侯,迁尚书,转侍中吏部尚书,寻行中领军。
明帝即位封康乡侯,转右仆射,加侍中
寻为征蜀将军,加光禄大夫,迁司空,徙司徒
齐王时进封长垣侯
卒,赠太尉谥曰敬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山涛西晋 205 — 2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05—283 【介绍】: 西晋河内怀人字巨源
少有器量,性好《老》、《庄》,与嵇康阮籍友善,为“竹林七贤”之一。
年四十始为郡主簿
与司马氏有亲。
司马懿曹爽争权时,隐居不仕。
司马师执魏政,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相国左长史
晋武帝时,为大鸿胪封新沓伯
后为尚书仆射,领吏部
甄拔人物,各作品评,时称《山公启事》。
晚值后党专权,多讽谏。
官至司徒
卒谥康
原有集,今有辑本。
全晋文·卷三十四
字巨源河内怀人
魏正始中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投传而去。
正元初司隶秀才,除郎中,转王昶骠骑从事中郎
景元初拜赵相,迁尚书吏部郎,历大将军从事中郎行军司马
咸熙初封新沓子,转相国左长史,晋受禅,守大鸿胪
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转北中郎将,督邺城守事,入为侍中,除议郎吏部尚书
咸宁初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除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
太康初右仆射,加光禄大夫、代李胤司徒
卒,年七十九,谥曰康
有集五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亡名北周
全后周文·卷二十二
亡名俗姓宋南郡人
本名阙殆,事梁元帝,官爵未详,梁亡出家,为夏州三藏。
宇文护迎还咸阳,不知所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出宋氏。
本名阙殆
世为南郡衣冠望族。
弱龄绝意婚。
娶任怀游适。
每慕阮嗣宗之为人。
长事梁元帝
尤见礼待。
有制作。
必称述。
从容御筵。
赐问优渥。
梁祚云替。
潜迹玄门。
逃避尘累。
远客汶蜀。
始事兑禅师
兑定学澄明。
声流关邺。
以辨慧发之。
是宜其志于道者所趋也。
周少保蜀国公宇文俊。
出镇井络。
供养殊伦。
齐王继政。
敬仰弥隆。
邀与谒
诏为夏州三藏。
然以文翰可观。
宜从徵拔。
任以台省
雅亮卓然。
终无磷涅。
天和二年五月
大冢宰宇文护
遗以书。
答以乡国殄瘁。
宗戚丧亡。
诚得收迹严中。
摄心尘外。
支养残命。
敦脩净业。
此本志也。
寄骸精舍。
乞食王城。
任力行道。
随缘化物。
斯次愿也。
不尔安能愦愦。
久于尘埃间乎。
得书。
知其难动。
乃遣书迎之。
名达咸阳贵游。
奉谒盛筵。
厚味日至。
益愧焉。
乃拟周庙之制。
作文以铭金人之膺。
其序曰。
余十五而尚文。
三十而负誉望。
值京都丧乱。
冠冕沦没。
海内知识。
零落殆尽。
呜呼夫其以回天倒日之力。
一旦彫谢。
泰山磐石之固。
忽焉烬灭。
定知世相无常。
浮生虚伪。
譬如朝露。
其停几何。
子是以弃其簪弁。
剃其须发。
衣衲杖锡。
誓欲枯木其形。
死灰其虑。
弃捐识业。
以求虚寂。
庶几以法界如意之宝。
九缄于身。
其亦愈于三缄其口者矣。
其辞曰。
古之摄心人也。
诫之哉。
诫之哉。
无多虑。
无多知。
多知多事。
不如息意。
多虑多失。
不如守一。
虑多志散。
知多心乱。
心乱生恼。
志散妨道。
勿谓何伤。
其苦悠长。
勿言何畏。
其祸鼎沸。
滴水不停。
四海将盈纤尘不拂。
五岳将成。
防末在本。
虽小不轻。
关尔七窍。
闭尔六情。
莫视于色。
莫听于声。
闻声者聋。
见色者盲。
一文一艺。
空中小蚋。
一伎一能。
日下孤灯。
英贤才艺是为愚蔽。
舍弃淳朴。
耽溺淫丽。
识马易奔。
心猿难制。
神既劳役。
形必损毙。
邪径终迷。
脩途永泥。
莫贵才能。
是曰昏懵。
恶拙羡巧。
其德不弘。
厚行薄。
其高速崩。
徒舒翰卷。
其用不恒。
内怀憍伐。
外致怨憎。
或谈于口。
或书于手。
邀人令誉。
亦孔之丑。
凡谓之吉。
圣谓之咎。
赏悦暂时。
悲忧长久。
畏影畏迹。
愈走愈剧。
端坐树阴。
迹灭影沈。
厌生患老。
随思随造。
心想若灭。
生死长绝。
不死不生。
无相无名。
一道虚寂。
万物齐平。
何胜何重。
何劣何轻。
何贱何辱。
何贵何荣。
澄天愧净。
皎日惭明。
安如岱岭
固比金城。
敬贻贤哲。
斯道利贞。
又著至道论。
淳德论。
遣执论。
去是非论。
影喻论。
脩空论。
不杀论等。
有集十卷。
盛重于世。
不知所终。
有弟子僧琨。
性沈审。
善音调。
为隋二十五众读经法主
后于曲池。
造静觉寺。
每临水映
体物赋诗。
颇有篇什云。
释亡名
俗姓宋氏
南郡人
本名阙殆
世袭衣冠称为望族。
弱龄遁世永绝妻孥。
吟啸丘壑任怀游处。
凡所凭准必映美阮嗣宗之为人也。
长富才华乡人驰举。
梁元帝深见礼待。
有制新文多称述。
而恭慎慈敬谦静为心。
每从容御筵赐问优异。
及梁历不绪。
潜志玄门远寄汶蜀脱落尘累。
初投兑禅师
兑亦定慧澄明声流关邺。
乃三业依凭四仪恭仰。
彫纯假于禅诵兴虑著于篇什。
预有学徒问道无倦。
会周氏跨有井络。
少保蜀国公宇文俊镇之。
往爱贤才重其德素
礼供殊伦声闻台省
齐王续部伏敬日增。
任满还雍遂勒归谒。
劳遗既深。
处为夏州三藏。
朝省以文翰可观元非玄侣而冥德没世。
将徵拔之。
测其器宇有经国之量。
朝省总议。
或以威恩加之。
或以情异转之。
雅亮卓然曾无易节。
天和二年五月
大蒙宰宇文护遗书曰。
言念钦属未叙企积。
道体休豫无亏虑耶。
盖能仁处世志存匡救。
非先轮回独尚兹善。
既道亚生知才高七步。
岂虚缁染沈流当涂
但灵廓妙理三业同臻。
冀思莫二。
皂白非感耳。
怖解偏执赞我时朝。
匪惟真俗俱抽。
亦是彼我一贯。
故令往白。
念报雅怀。
名答云
辱告深具怀抱。
寒暑异域苦乐殊心。
辄略常谈且陈事实。
贫道禀质丑陋。
恒婴疾恼因伛成恭
惟道是务不曾栖息。
五十二年。
自舍俗缘十有五载。
万人归国皆停都邑
羸病一僧独流荒裔。
无罪可罚无能可使。
百虑九思是所未喻。
文多不载。
又列六不可十叹息。
援据事叙纶贯始终。
书略。
结云。
沙门持戒心口相应。
所列六条若有一诳。
生则苍天厌之。
死则铁钳拔之。
洋铜灌之。
仰戴三光行年六十。
不欺闇室况乃明世。
且乡国殄丧宗戚衰亡。
贫道何人独堪长久。
诚得收迹岩中摄心尘外支养残命敦修慧业。
此本志也。
寄骸精舍乞食王城。
任力行道随缘化物。
斯次愿也。
如其不尔独处丘壑。
安能愦愦久住阎浮地乎。
得书体其难拔。
乃与书迎还云。
法师秉心弥固栖游世表。
玄圭启运。
不屈伯夷之节。
苍精得历。
岂捐嘉遁之志。
今遣往迎名达咸阳
贵游奉谒。
隆礼厚味弥增常限。
以称谓广流藏景难伏。
誓当栖玄后德。
便闲放无累。
乃著宝人铭曰。
余十五而尚属文。
三十而重势位。
值京都丧乱冠冕沦没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乃喟然叹曰。
夫以回天倒日之力。
一旦早凋。
岱山磐石之固。
忽焉烬灭。
定知世相无常浮生虚伪。
譬如朝露其停几何。
大丈夫生当降魔死当饲虎。
如其不尔。
修禅足以养志。
读经足以自娱。
富贵誉徒劳人耳。
乃弃其簪弁剃其须发。
衣纳杖锡听讲谈玄。
战国未宁身无地。
自厌形骸甚于桎梏。
思绝苦本莫知其津。
大乘经曰。
如说行者乃是圣。
不但口之所言。
小乘偈曰。
能行说为正。
不行何所说。
若说不能行。
不名为智者。
至于颜回好学勤改前非季路未修惧闻后语。
功劳智扰役神伤命。
为道日损何用多知。
誓欲枯木其形死灰其虑降此患累以求虚寂。
乃作绝学箴文。
息心赞。
拟夫周庙。
其铭曰。
法界有如意宝人焉。
九缄其身铭其膺曰。
古之摄心人也。
诫之哉诫之哉。
无多虑无多知。
多智多事不如息意。
多虑多失不如守一。
虑多志散知多心乱。
心乱生恼志散妨道。
勿谓何伤其苦悠长。
勿言何畏其祸鼎沸。
滴水不停四海将盈。
纤尘不拂五岳将成。
防末在本虽小不轻。
关尔七窍闭尔六情。
莫视于色莫听于声。
闻声者聋。
见色者盲。
一文一艺空中小蚋。
一技一能日下孤灯。
英贤才艺是为愚弊。
舍弃淳朴耽溺淫丽。
识马易奔心猿难制。
神既劳役形必损毙。
邪经终迷修涂永泥。
莫贵才能是曰惛懵。
洿拙羡巧其德不弘。
厚行薄其高速崩。
隆舒污卷其用不恒。
内怀憍伐外致怨憎。
或谈于口或书于手。
邀人令誉亦孔之丑。
凡谓之吉圣以之咎。
赏悦暂时悲忧长久。
畏影畏迹逾走逾剧。
端坐树阴迹灭影沈。
厌生患老随思随造。
心想若灭生死长绝。
不死不生无相无名。
一道虚寂万物齐平。
何胜何劣何重何轻。
何贱何辱何贵何荣。
澄天愧净皦日惭明。
岱岭固彼金城。
敬诒贤哲斯道利贞。
又著至道论淳德论遣执论去是非论影喻论修空论不杀论等。
并文多清素语恒劝善。
存质去华不存粉墨。
有集十卷盛重于世。
不知所终。
有弟子僧琨性沈审善音调。
为隋二十五众读经法主搜括群籍采摭贤圣。
所撰诸论集为一部。
称曰论场。
有三十卷。
披帙一阅俱览百家。
亦新学之宗匠者矣。
后于曲池。
造静觉寺。
每临水映
体物赋诗。
有篇什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沈曹魏末晋初 ? — 2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6 【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太原晋阳人字处道
好书,善属文。
初仕曹爽辟为掾。
诛,官免。
高贵乡公正元中,迁散骑常侍,典著作。
高贵乡公将攻司马昭知之,驰白
魏末司马炎晋王,迁御史大夫
羊祜贾充等密谋代
,以佐命功,转骠骑将军录尚书事,统城外诸军事封博陵县公
荀顗阮籍共撰《魏书》。
全晋文·卷二十八
字年道太原晋阳人魏司空昶从兄机之子。
大将军曹爽府,迁中书黄门侍郎,免。
起为治书侍御史,转秘书监正元中散骑常侍侍中,典著作。
甘露之变,封安平侯,寻迁尚书,出为豫州刺史,迁征虏将军封博陵侯,转振南将军,拜御史大夫,守尚书令给事中,晋受禅,转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进爵博陵县公泰始二年卒,赠司空
有《魏书》四十八卷,集五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孙登曹魏末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汲郡共人,字公和
无家属。
隐于郡北山
好读《》,抚琴,性粹和。
司马昭闻之,使阮籍往访,与语不应。
嵇康从游三年,默然无语。
将别,诫曰:“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
”后果遭非命。
竟不知所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嵇康曹魏 223 — 2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3—262? 【介绍】: 三国魏谯郡铚人,字叔夜
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迁徙。
魏长乐亭主,为曹操曾孙女。
齐王芳正始间,迁郎中,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隐居不仕,与阮籍等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
崇尚老庄,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拒绝山涛推荐,自谓不堪做官。
精音律,善鼓琴。
友人吕安被诬,为之辩,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
善文,工诗,风格清峻。
有《嵇康集》(鲁迅辑本)。
全三国文·卷四十七
字叔夜谯国铚人,尚宗室。
长荣亭主。
郎中,拜中散大夫
景元二年,以《答山涛书》忤司马昭,寻坐吕安事诛。
有《集》十五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荀勖西晋 ? — 2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9 【介绍】: 西晋颍川颍阴人字公曾
早慧而博学。
,累迁侍中
大将军曹爽掾。
历官安阳,有政绩,迁廷尉正,参大将军司马昭军事,领记室
晋武帝即位封济北郡侯
中书监
贾充共定律令。
光禄大夫掌乐事,修律吕。
秘书监,整理纪籍。
得汲冢古文竹书,撰次之,以为《中经》。
官至尚书令
卒谥成
全晋文·卷三十一
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
,为大将军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除安阳,转骠骑从事中郎,迁廷尉正,参大将军文帝军事,赐爵关内侯,转从事中郎,领记室,进侍中,封安阳子
武帝受禅,改封济北郡侯,拜中书监,加侍中,领著作,进光禄大夫尚书令
卒,赠司徒谥曰成
有集三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姚椿清 1777 — 18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7—1853 【介绍】: 江苏娄县人字春木一字子寿号樗寮
监生。
京师洪亮吉张问陶等唱和,有诗名。
后受学姚鼐,以古文名。
曾主讲荆南景吴书院。
工画墨竹
有《通艺阁诗录》、《晚学斋文录》、《樗寮文续稿》。
又辑《清文录》。
姚椿字子寿号春木娄县人
监生,举孝廉方正
有《通艺阁集》。
尔来作者,彫文织采,终朝点缀,文章殆同书抄,体裁绮密,便称才子,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
张公,名家子,有殊才。
仗气爱奇,自致远大,人实贫羸而文采高丽
推其文体,不避危仄,皆由直寻。
善自发诗端,感荡心灵,动无虚散,因物喻志,怀寄不浅,甚有悲凉之句,又巧构形似之言,无雕虫之功,而韵入歌唱,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至乎吟咏性情,羌无故实,言在耳目之内,寓目辄书,使人忘其鄙近。
然奇章秀句,良有凿裁,得景阳之諔诡,含茂先之靡漫,虽复千篇,犹一体耳。
尝谓余曰:「我诗有生气,譬应变将略,讵出经史?
纵有乖文体,亦能自迥出。
」余谓文制,理过乎辞,精而难晓,此意锐而才弱也。
动辄用事,拘挛补衲,伤其真美,有芜漫之累矣。
所以诗不得奇,殆均博弈。
夫属词比事,但令清浊通流而鲜明紧健,斯为足矣。
陈思赠弟,阮籍咏怀,谢客山泉,王微风月,季鹰黄华之唱,陶公咏贫之制,亦何以加焉?
嵘今所录,如流风回雪,似落花依草,一句一字,赏心流亮。
每观其文,幽居靡闷,欣欣不倦,请寄知者尔。
乾隆壬子花朝,集钟嵘诗品》序,遂宁灵泉寺僧道
自十五岁乾隆戊戌年始,至四十岁嘉庆癸亥年止,共二十六年,得诗三千五百五十二首,删存一千七百四十六首,分为十五卷。
其甲子四十以后诗,另卷附后,观存者之有不必存,知删者之有不应删矣。
惬心之事,难哉。
嘉庆戊辰冬日船山记,时年四十有五。
余未及冠,居里门,为博士弟子,与二三同志学为诗歌。
客有自京师来者,盛称翰林检讨张船山先生之诗,见示一二篇,余读之飘飘有仙气,心窃爱慕之。
又数年,有以先生宝鸡道中题壁》诗抄示者,余始骇然以惊。
见其跋涉关河,崎岖戎马,欲歌欲泣,情见乎辞,以为太白少陵复出也。
又数年而先生解组侨寓吴门,余以南北奔驰,留京师者十年,恨未之见。
丁丑旋里,而先生归道山矣。
然所作诗业已刊行,悬书林不胫而走。
余乃购得而尽读之,则见其诗空灵缥缈,感慨跌荡,脱尽古人窠臼,自成一家。
如万斛泉源,随地涌出,洵乎天才亮特,非学力所能到也。
然所刊诗,先生手自删定,而叙中所言多至三千馀篇,存者仅千馀篇。
余平日所见,如所作《分龙行》七言古风及《赠姚春木上舍》五言律数首,集中不载,意集外之诗,必有佳作弗得见者焉。
先生所自言存有不应存,删有不应删者,其信然乎?
余以亏累被劾,匏系皖城,赖笔墨消遣,而陈君驭珊频来视余,閒与谈艺。
先生其乡人也,因言先生之诗不主故常,空诸依傍,句句出人之意外,语语入人之意中,心灵笔妙,为人所难及。
尚有未刻之诗十五六卷,在其犹子张君立轩处,传作尚多,可取以观。
余闻之不禁狂喜。
翼日,果偕立轩挟诗以来,请于余日:「此先叔父删剩之诗也,命藏于家,弗灾
而吾乡诸耆宿咸以为可传,愿代为决择,序而传之。
」余惟先生之诗,如波斯宝藏,珊瑚木难、明珠翠羽充牣于中,而富商大贾往往不自宝重,及寒俭之家得其一二,方且誇耀于人,诧为希有,一旦委而弃之,不深可惜哉!
爰择其词之名隽及有关风教者,复得四百馀篇以授立轩,谓之补遗。
余不足以序先生之诗,而有不能已于言者,以道其平日爱慕如此也。
道光二十有九年岁次己酉十月朔梁溪后学顾翰蒹塘氏谨撰。
船山先生名噪海内,所刻《诗草》二十卷,久已家置一编矣。
顾其诗乃先生手定,割爱颇多,往往有脍炙人口之作而集转不载,读者不能无遗珠之叹。
余与先生蜀人,慕先生之风,窃欲搜其原稿,为之补刊,而有志未逮。
今年春,先生犹子立轩自蜀来皖,相遇于旅邸。
启其箧,得先生未刻遗稿,喜不自胜,因谋为重梓。
而同乡官皖中者,时有毛丹云、文钟山、余方屏、李雨亭周笏山、林辛诸君,复各出廉俸以襄厥成。
爰倩顾君蒹塘选为六卷,弁以序言,付诸剞劂。
其助为校勘者,则又先生族人张君春衢与其弟仲昭也。
道光己酉嘉平月涪陵后学陈葆森谨跋。
(录入:顾青翎 校对周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华峤西晋 ? — 2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93 【介绍】: 西晋平原高唐人字叔骏
华表子。
才学深博。
司马昭辟为掾属,补尚书郎
晋武帝立,迁太子中庶子
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
惠帝元康初封乐乡侯
秘书监
博闻多识,有良史之才
以《汉纪》烦秽,改作《汉后书》,起于光武帝,终于献帝
其中《十典》,未成而卒。
由其子彻、畅续成。
原书已佚,有辑本。
全晋文·卷六十六
字叔骏,廙弟。
大将军文帝府,补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
晋受禅,赐爵关内侯,历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迁侍中
惠帝时封宣昌亭侯改封乐乡侯,迁尚书,转秘书监,加散骑常侍
元康三年卒,赠少府谥曰简,有《汉后书》九十七卷,集八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阮咸西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陈留尉氏人字仲容
阮籍侄。
历仕散骑侍郎
精通音律。
中书监荀勖造新钟律,时人称其精密,惟讥其偏高。
视为异己,出为始平相。
后伏咸之妙,复征归。
善弹琵琶,不交人事,唯弦歌酣饮。
任达不拘礼法,为竹林七贤之一。
全晋文·卷七十二
字仲容陈留尉氏人魏步兵校尉籍兄子,咸宁中散骑侍郎,以忤荀勖左迁始平太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阮浑西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陈留尉氏人字长成
阮籍子。
有父风。
少慕通达,不饰小节。
武帝太康中,位至太子中庶子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黄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永福人字于莘一字莘田号十砚老人
康熙四十一年举人
广东四会知县
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
归里后生活清苦。
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
年八十余而卒。
有《秋江集》、《香草斋集》。
黄任字莘田福建永福人
康熙壬午举人,官四会知县
有《香草斋诗集》。
许子逊曰:“莘田宦粤有惠政。
罢官归,贫不能自存,而独耽于诗,清词丽句,错落于弓衣罗帕间。
七古出入、苏,《弃妇词》有乐府遗意,五言古《筑基》、《赈粥》诸篇,恺直悱恻,香山之《秦中吟》也。
至七言绝句,实兼玉溪、金荃、攀川之辰,有妙思,有新色,有跌宕之致,有虚响之音,一唱三叹,深情流注于其间,令人悄焉以悲,怡然以悦,黯然魂销而不自持。
桑韬甫曰:“闽诗派导自二蓝、林膳部、高翰籍与王皆山辈,号十才子,力仿唐音。
郑少谷以矫峭变之,而高霞居、传前邱与属和。
其后,曹石仓、谢小草仍操其土风。
君才思滔滔,多师为师,清丽绵芊,而风骨凝然,独超众嫭,杰然足振南中风雅之绪。
杭堇浦曰:“莘田七绝,秀韵独出,兼饶逸气。
丰髯秀目,工书好客,诙嘲谈笑,一座尽倾。
有砚癖,自号十砚先生。”
清诗别裁集
字莘田福建永福人
康熙壬午举人,官四会知县
秋江集诗·序
闽中故多诗人,作者代出,至今日而论诗,则舍吾莘田谁归哉?
莘田弱冠登贤书,高步翰墨场。
四会,有惠政。
罢官归,贫不能自存,而独耽于诗,清词丽句,错落于弓衣罗帕间。
莘田负异才,终日闭门,手一编,自经史子集以及稗官百家,无所不窥。
采其菁华,朝涵夕咀,浸灌酝酿于胸中,而于诗日事参会,源流正变间,皎然如辨渑淄矣。
性伉直,介然独立,不能随俗为委蛇,遇四方才俊为声势气力者所激赏,一时名籍甚,更或挟其一家言,岸然负重望,当世靡不翕然推服以为宗范者,视之蔑如,略不一当其意也。
后见余诗而异之,始披数馀篇,意耸然,继乃遍观各体歌行乐府,则叹其风骨兴象之超,密咏长吟,一字一击节,为之敛衽折服,云我当北面。
予闻之惭且駴,掩耳而走,蹙然不敢当者累日。
昔人云,得一知己,可以不恨。
吾何以得此于君哉?
至今心摇摇,未能自信,然以为平生之知己,则诚是矣。
庚戌,予重至三山,一见定交,相得欢甚无间。
盖相感在风尘外,为世俗交者弗识也。
随手录其诗相属,近复数千里寓书,为之细加决择。
七古出入于韩、苏,弃妇词有乐府遗意。
五言古,筑基、赈粥诸篇,恺直悱恻,香山秦中吟也。
七律以大历为宗,时得刘、卢、张、李诸家境趣,无题数章,则造义山室矣。
至于七言绝句,寔兼玉溪、金荃、樊川之长,有妙思,有新色,有跌宕之致,有虚响之音,一唱三叹,深情流注于其间,令人读之悄焉以悲,怡然以悦,黯然魂销而不自持。
诗之感人,一何若是其深乎哉!
天地一有情之区也,诗生于情,故无情者不可以言诗。
人生而情具之,固未尝一日而绝于世也,则是诗之传也奚疑焉?
时乾隆甲戌秋七月,东吴学许廷鑅
秋江集诗·序
闽士多文,尤笃于朋友之谊,盖其俗厚,而缙绅先生风示使然也。
庚戌辛亥间,余以新进士观政闽中,奉大府檄,入参志局,因获交于编修谢古梅道承、行人刘邻初敬与二公,学老文钜,卓冠一时,而分修诸生十许辈,亦复推激风骚,彬彬如也。
顾皆不以余谫陋,见辄投分,若平生欢。
论诗赌酒,往往至夜分未已。
一日,瞥见壁间越王台诗,磊磊块块,如山镇纸,益以书法疏秀,称其文章,不觉失声,诧曰:「是所谓建大将旗鼓,八面受敌者,惜乎阻于地,卒不可得见其人。
」众笑曰:「公欲见之乎?
旦暮且来。
是籍永福而家会城,诗人黄二者也。
」余闻大喜,就枕不能瞑。
鸡三号,即披衣起,步至光禄坊访之。
莘田方沐,遣僮奴报客,且坚坐以待。
少选,曳革履而出,则见其须眉如戟,瞳子如点漆,面白晰,口若悬河,适称向者壁间所见、意中所拟之人,遂与订交。
自是莘田数见过志局,余亦数至其家,历二年。
每诵其诗,觉胸中辄有长进,盖余书因谢以变,而余诗因黄以力,朋友之益也。
莘田康熙壬午举于乡,屡摈礼部。
中间流寓姑苏,颇事声色,不自顾藉,大病而归。
踰年宰粤东四会,兼摄高要
高要故领端溪三洞,而莘田有砚癖,喜过其望。
又长于吏干,为上官所器,高要剧邑,迎刃以解,四会恢恢耳。
风叶雅措,誉闻日隆,遂有忌之者谗于当轴,以懒嫚不亲政罢去。
莘田既废,而嗜砚益笃,家居搆精舍,榜曰十研轩。
招三数密友歌啸其中,然终以负冤谤,未究施设为恨,故多托于美人香草,缭戾抑塞之音,抑或禅榻茶烟,抚今忏昔,往复折挫,情辞哀到而韵弥长。
方以林鸿二玄、曹、谢之徒,有过之无不及矣。
别二十年,莘田子惠进士,访余邸舍,袖出莘田诗,且传命见督为序。
挑灯读之,大率皆曩所见者,间有所益,亦不多,而其他视旧帙减十之五。
夫与其过而汰也,宁过而存之,如莘田所为,虽剩句小篇,皆有可宝,而芟夷至是,过矣。
杨子云悔其少作,德祖非之,韩、杜之诗,后人多求之集外,且须收召废什,如追逋亡,毋令后人嗟唏也。
且夫百工伎术形骸之役,多以老废,文士则不然,是故病而犹呻,老而更成。
方余初交莘田,时年才三十有二,而莘田已五十。
今余年视向者莘田之年且过之,则莘田当复益衰。
古梅编修累迁阁学,卒官。
邻初未改官,遽引疾去。
志局诸生十许人中,存者裁一二数。
每从南人讯莘田近状,辄云黄二丈颇健在,善饮犹昔,贫则有加焉。
而所谓十研斋者已别售移居,闻斋中所贮亦销磨过半,流光如此,人事如此,岂不痛哉!
谓宜怀人感旧,一寓于篇,而集中踵入者,顾不概见,何也?
毋亦颓然自废,其散失,而不自收拾耶?
抑钞誊简略,吾见之不广也?
如前之说,弃者宜藏,如后之说,缺者应补,莘田且以为何如也?
进士惠告别期促,未有以报。
会其年家子李霖云龙州需次吏部,俾附入家邮达焉。
嗟乎!
甲寅之秋,与莘田别洪山桥舟次,且泣且叹如昨也。
诸公见赠金石文及周彝汉俎,二十年来类为见者偷夺殆尽,而其依依见爱之意,故不忘也。
长逝者不可复作矣,幸而存如吾与莘田邻初,或者可复得相见,为兹集中增一老友联吟之作,此则存乎强有力之天,而非我与君之所敢望也。
钱塘学弟陈兆崙撰。
秋江集诗·桑序
客春予应道山书院之聘,别雷学使翠庭
学使闽人,手条列其乡之俊哲姓名,盛推黄君莘田,予心异焉。
汪徵士槐塘夙游闽,亦向予津津齿君,为是中之钜才长德,而诗之骎骎及古,匪今所多有。
予至之日,即访君庐,怪石嵚蹲,老蟠荫,乌几尊敦斑斑然,蕉叶之研,墨气未乾。
君古须眉,啜苦茗,吟其中,兀然山泽之臞也。
促席论诗,一见即成衿契。
予出户必诣君,相得如老昆弟。
君善病,予亦中海峤岚瘴,右臂几不仁,急辞归。
别君帷榻间,依依不能舍。
予酷爱君诗,惜无书人缮录,君辄举平生所著作《秋江集》授予,属订定。
予归,事箴砭,病良已。
秋走南岳,岁暮抵舍。
今年江右主濂溪书院,携君诗行笈中,至是乃得卒业。
闽诗派导自二蓝、林膳部、高翰籍与王皆山辈,号十才子,力仿唐音。
郑少谷以矫峭变之,而高霞居、傅前丘与属和,其后曹石仓、谢小草仍操其土风。
君才思滔滔,多师为师,清丽绵芊,而风骨凝然,独超众嫭。
其缫抒性灵,自溢其清真于洒落之馀,不模陶、韦而合,盖如其标格,以为声诗杰然,足振南中风雅之绪,盖有以见。
翠庭槐塘之不轻推许,而名下士之无虚若是也。
君掇皮皆真,相对俱见肺腑。
自为孝廉,频上公车,不肯趋径途,卒蹭蹬不得志。
其时长安要津,莫不倾倒君,而持节崭崭如是。
牵丝出粤东,强项倦折腰,敝屣一官,固宜而为粥食饿者,不敢出嗟来之声。
旧爱至今在人口,集中恻悯时艰,彷佛道州舂陵之作,吾有以知君之为政,不负夙昔之志也。
既归田,贫且老,生事益微,风雨独吟,不问户外事。
而名公之知君者,拥节至是邦,必式庐,郑重邀吟唱,陈蕃昌黎以款接孺子玉川为华,而二三老成皆童时钓游之侣,琴歌酒赋,相与徜徉于山椒湖溆之间,信足以破岑寂之孤踪,洽衰迟之清兴已。
予独怅不得常与君数晨夕、共赏析,数千里外,聊写此素心,序而归之。
乾隆丙子季夏桑调元
香草笺·序
香草笺者,永福黄先生所作也。
先生为名宿,为良吏,而以不善事上官,为所中而罢。
既去职閒居,益发摅为诗,长谣短咏,流传东南士大夫之口。
而是编则皆侧辞绮语,曲写闺房儿女情事,所谓有托而逃,其旨远矣。
孟棨纂本事诗,而韩偓创始香奁。
六朝靡靡,庾信尤擅宫体。
上朔汉魏张平子同声,繁休伯定情,尽态极妍,可谓荒矣。
然毛氏之诗,周太史所采录,玉瑱、象揥、鬒发见于鄘;荑手脂肤,蝤领瓠齿,螓首蛾眉,倩笑美盻见于卫;踰园涉洧,适愿相谑见于郑。
而楚词之佳期夕张,美人目成,其摹绘刻露,殆又甚焉。
即谓先生之诗,风人之苗裔,而湘累之别子,奚不可也?
盖君子之于情,不可有所溺,而未尝无所寄。
项籍之千人皆废也,而泣下于美人苏武张骞班超之著节绝域,百折不挠也,而拥妇生子;李晟之勋名塞穹壤也,而取成都之营妓以去。
彼其人皆英果激烈,立意较然,即刀锯鼎镬不足以动其心,而当抑郁无聊之会,顾不能自禁焉。
论世者未尝以为病。
先生虬髯猬磔,酒酣以往,纵论古今,事有不可者,击案愤诧,声殷墙壁。
内行修洁,气节,古汲、郑俦也,岂含睇宜笑者果足以惑之哉?
谬悠之说,无端崖之辞,天老素女,藐姑射神人之类,适微其善言道耳。
水正出为滥,悬出为沃,穴出为氿。
香草笺,旁出之氿泉也。
万斛之泉,不择地而流,覆杯水坳堂,而曰水尽于是焉,是恶足以尽之哉?
乾隆焉逢摄提格之岁夏五月日在觜觿六度平舆后学沈大成学子撰。
香草斋诗·序
昔人多以靖节闲情赋》为不类其为人,至梁昭明,则有白璧微瑕之叹。
固哉是言直不知靖节者。
白文公曰:「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古诗三百,孰非闲情之作?
而何独异于靖节
其自序不云乎「荡思虑而归闲正」,殆所谓佩玉比洁、齐争芳者欤?
吾友黄子莘田,今之靖节也。
其操履纯白,襟度冲夷,凡出处去就,无一不与靖节吻合。
而其诗则信如赋中所称「淡柔情于俗内」「憩遥情于八遐」,尤深契靖节闲情之旨。
尝出其《香草斋诗》,属余点定序而梓之。
余学识梼昧,乌足以序莘田诗?
顾交莘田垂三十载,既稔其为人,而尤笃嗜其诗,往往吟讽不去口。
尝手抄其《香草笺》凡三数过,流沫手胝,窃比于靖节《饮酒》「聊命故人书之」之义。
莘田生平所为诗不下数千首,六十年间,直与放翁埒。
最初为《十砚轩稿》,既而有《秋江集》,最后曰《香草笺》。
斋前环植兰蕙,以颜其斋,即以香草名其集。
香草者,沅澧潇湘之产,骚坛中以之喻美人者也。
余一日与吴下诗人许二素园寒夜泛舟吴江,襆被共寝,各记其笺中诗,芊绵婉丽,细腻风光,更唱迭咏,互相击节,所谓餐五色灵芝,咽三危瑞露,千百年无此逸响。
吟声断续,与芦汀过雁嘹呖上下,树间栖鹘咸拍拍惊起,而山寺钟声已初动矣。
《香草斋诗》梓以行者,昉于吾浙大中丞今少司农觉罗雅公,前陈臬闽海,选入《采风集》中,余为作《感恩知己歌》附梓卷末者是也。
惜其未见全稿,故所收不多。
余主讲鳌峰,仿其义例,增入如干首,属李君霖村续梓集内,而卒卒不果。
稿存行笥,归装携以自随。
偶一相思,辄开卷如觌。
莘田书来督序不已。
余适读陶君《拟古诗》,至「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之章,其言「美人清夜达曙酣歌」极之,「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和悦绮缛,置诸玉台宫体中,几不复辨,宁独《闲情》一赋为托凤鸟而陈辞者哉?
因有感于文公之一言,以为古人善闲情者无如靖节,惟《香草斋诗》得其神似非形似。
而或者以莘田《无题》诸作,沉博绝丽,酷类义山
涪翁称「玉溪生之学老杜,不在皮毛间」,余则谓香草斋之拟柴桑,宁复波澜有二,而奚论夫玉溪
即如集中《吊虞卿》《过乐毅墓》《歌李阳冰般若台篆书》及《三君咏》等篇,直欲跻韩碑晋石而上之,独有千古,夫岂后世诸馆职挦扯一时号为西昆体者所可同年而语也耶?
是则佩玉比洁,齐争芳,骚雅嗣音,非靖节之比而谁?
请以质之素园,当不以余言为河汉也。
遂书以寄之,以当簸扬之糠秕也可。
时乾隆甲戌中秋,同学弟会稽傅玉露拜撰,年七十有七。
香草斋诗集·序
往余客岭南,会闽黄十砚先生亦来重游。
余之获交于先生也,以西蜀王公恕,时则会稽公玉露、长洲许丈廷鑅,俱聚羊城,始得快读先生之诗。
久之,王公抚闽,先生归。
次年,傅公来,即去。
又一年,许丈将开席鳌峰而公罢镇,先生偕许丈出,送崎之江上,月落鸡鸣,坐客沾醉僵卧,而先生与公犹击案画酒汁,慨然长吟也。
自庚申至壬戌,胜日良会,公必迎致先生
其时,余读先生诗最多。
迨后余从晋陵潘公于杭州
戊辰春,潘公自皖移闽,幕府过从,余获再读先生诗,又三年于兹矣。
今春潘公朝京师,余叩玄亭,先生则出酒饮余,手一巨编曰:「此吾删存五十年来诗也,盍为我序之?
」盖有喁者、于者、即事者、状物者、吊陈迹者、怀友者、感逝者、摅愁而惜别者,有得之疾病引枕者,发之对酒狂歌者,托之美人神仙、眇倩姽婳、惝恍不可即者。
源于选,而汎滥于三唐,而回溯于风骚,而得其宗,余盖至是尽读先生之诗焉。
先生自随计京师,遍游四方,之齐、之鲁、之梁宋,而于吴最久。
中宦粤东,不肯阿上官,投劾归。
所至贤士大夫,无不乐从先生游。
诸使之来南也,若故相泰山赵公欲荐起,不应。
吴中丞觉罗雅公,为锓其诗以传。
王公故齐年,潘公则宿重先生者。
此四三公,海内钜人长德,礼先生若是。
先生衔杯论诗外,它无言。
觉罗公在闽时,则未一踵其台门也。
世以此益高先生
先生少时犹及见诗人蓝采饮,而余田生谢古梅诸公,则同学弟兄相切劘为诗文。
即诸公亦自以为不及也。
先生少为才人,壮则为循吏,今为名宿,皎然有显晦出处之大节,诗故不足以尽先生
而海内慕先生者,骤见先生不得,读先生诗,如御先生焉。
归昌之片羽,迦陵之一鸣,顾不重哉!
回念畴昔,西州墓木已拱,许丈息影久不出,傅公以主鳌峰重入,与先生齿俱杖国,饮兴吟情,尚若壮少年。
而余侘傺失志,发亦种种白。
盖反覆先生之诗,而益增友朋离合之感也已。
香草斋诗钞·序
有生知契,由灵府所缠萦,非外物胶合,故坚于金石,曾莫之销泐。
吾尝谓五伦皆天伦,固统自性生也。
文辞之不可磨灭者亦然,非有本元披启乎?
华秀转瞬,即萧索可怜,其不废乎万古者,中有物焉。
历劫穷尘,欲灰之得乎?
曩游闽,得交古君子黄君莘田
寻以疾归,手其诗不忍释。
君别无副本,即慷慨授予曰:「存子所,胜庋于家。
」予曰:「万一有水火盗贼何?
」君笑曰:「数当水火盗贼,独能我免乎?
」予拜受。
既为编定,序而归之。
复掇其尤六卷付剞氏,公诸同好。
君之诗如云中环佩,非人间惊艳可埒。
寻恒酬答,一经吐纳,辄超绝凡近。
其气体,非特雄长海峤间,今后有子云,必以予为知言。
诵其诗,可想见其人,予岂阿所好哉?
乾隆戊寅重三日五岳诗人桑调元又书。
黄十砚先生秋江集笺注·序
余自束发学诗,即慕十研先生之名,□门地□,□弗获执贽登龙,然心未尝不殷殷向往也。
壬午,忝登贤书,先生年已八十,重宴鹿鸣,称一时盛事。
而余滥厕小同年之列,始得趋拜下□,晋接之间,独蒙奖借,遂以外孙女林氏择而归余焉。
林□□居光禄,余妇翁守振公,乃先生佳婿,其妇母即郑荔乡《十闽诗话》所云「莘田二女皆能诗」者。
雅派相传,不惜金针尽度,故至垂老而风情愈壮。
家居杖履,常与二女啸咏香草斋中,□□阑烛跋,洒酒谈诗,累累珠贯,听之令人忘倦。
而余亦得幸叨末座,稍窃□欣焉。
先生著作甚多,晚年乃自删定为六卷,其中长篇则浩若江河,小诗则清如玉磬。
后生小子,□敢妄赞一词。
然读其诗而不得其解,与不读何异?
笺注虽诗家末技,而缘典实□知其组织之工,按时地乃晓其寄托之妙,未必非读诗□一助也。
自惭谫劣,不能咀味精深。
壬辰岁,因先生得拜谒大中丞宝冈余公
公固与先生道义交者也,平居讽咏《秋江集》,每以无人善作郑笺为恨,意欲属笔于余,余不敢受,亦不敢辞,但唯唯而已,然识之心常不忘。
越岁,荐主龙岩州新罗书院讲席,乃得以课诵之暇,细加条注。
盖起于癸巳,迄己亥,阅七寒暑,始□蒇事焉。
特是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且家□藏书,一瓻难借,未□有不纯不备之憾。
是以草创甫就,即庋□巾箱,未尝出而就正,亦自知钞胥小技,不足当有识者一噱也。
夫十研之名播于海内,岂必因笺注而后传?
独以余数载苦心,徒成邯郸学步,且不敢没先生格外垂青及中丞公谆嘱,不忘□□。
其所以惓惓不舍□□有待世之君子摘瑕疵,补缺略,庶几得成完书,则余亦可窃一知半解之细,忝为十研轩獭祭之功臣
先生未度金针又得广传一脉,俾残膏剩馥沾润靡穷,□非欣然所厚望哉?
乾隆乙巳七月七日,外孙婿闽县叶梦苓谨识于凤山官署。
叶松根笺注秋江集·序
礼有之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诗虽有古今源流之别,而人之深于诗者,常厚其性情。
情克笃于君亲彝伦之大,发而为忠孝节义之经,则其人重有系乎国家,每足以撑持宇宙而垂休烈于青简。
即其见诸绪馀者,亦莫不令人想望其文采,如观其芳徽,况一脉绍承,能不摩挲手泽,思有以昭兹来许乎?
道光己酉之夏,予晤闽邑世职叶公栋国兄弟于友人书馆,述其曾祖父松根先生乾隆时台湾广文,遇叛寇戕邑令,乃招集义勇,竭力防禦,踰年竟一家殉难。
予肃然心钦之
既而携先生所注《秋江集》遗稿见示,且嘱序焉。
莘田翁之诗集,传播于海内艺林久矣。
若陈勾山、许素园郑荔乡先辈之序论,其称述详矣。
先生初以壬午乡科,随翁重宴,适择为外孙女婿,故常得亲承其謦欬,追陪其觞咏,情义兼笃,俱悉于自序中。
且当时余宝冈中丞爱重其才,早相期为黄集笺注。
先生因而蒐罗采摭,既脱稿,意犹不自慊,私庋于家,尚欲留待而补订也。
曾几何时,而先生司铎凤山,遂以禦寇殉烈矣。
在籍冢嗣,仅获藏是编,不可谓非幸也。
其他所著文稿、吟草及《异闻汇纪》、《诗话解颐》各种,惜皆湮没于官廨中。
由是观之,古今著述或传或不传,亦有数存于其间。
如解李诗者数家,今惟王氏之辑注为最善。
解杜诗、韩诗者且几十百家,今惟仇氏之详注、方氏之笺注为盛行。
至于苏诗之施注,则幸赖有毗陵邵氏得以补其残缺。
先生树立于纲常名教之大,义烈彪炳,既已请旌于朝,且袭荫其后嗣,其可垂诸不朽者,原不藉注诗以传。
而是编亦足见先生平日之笃学,稽古多识,宜风宜雅,其性情之敦厚,早有过人者。
兹其贤嗣守戎伯仲,欲校订以付梓,绵祖泽也,表忠忱也,永孝思也,亦至性至情之所不能自已者也。
予生也晚,迂拙性成,株守章句,乃幸与叶君贤伯仲有一日邂逅之缘,得追溯乎乡先正之流风馀韵。
爰敬题篇首,以志仰企微衷,俾读其书者,犹可想见其人焉。
余潜
香草斋诗注自·叙
蕞尔永,代有闻人,十研翁又增光邑乘矣。
翁才高节峻,能稍自贬抑,便可掇巍科、登膴仕。
而仅以孝廉就选令,又竟以纵情诗酒不职罢,世遂以风流名士目之。
夫真名士乃风流,非以风流为名士,唐之白、宋之苏,其较然也。
集中《筑基》《赈粥行》,缠绵恺恻,岂诗酒不职者所能为耶?
以故,名公卿莅闽者,争折节造庐,翁卒不以困故干以私。
此余先君子所以重其人、爱其诗而命余注之也。
黄君于岐,劝令授梓,余窃惟翁之才高而能不得展,节峻至老不少衰。
向使翁稍贬抑而掇巍科、登膴仕,必不能深致力于诗。
即能深致力于诗,而在官去官,率簠簋不饬,且碌碌无足重轻,其为诗必不能传后无疑也。
今其诗传矣。
读翁诗者,知翁之品,足继永之前闻人,而藉以私淑其身,上无负吾君吾学,下无负吾民,余所厚望也,当亦即翁所厚望欤?
因于原集外,增入遗编,从陈句山太仆「弃者宜藏,缺者应补」叙言也。
集一名「秋江」,兹仍额以「香草斋」,从傅玉笥宫赞「诗卷但留芳草碧,书窗长对远山青」酬韵也。
至于诗之擅名海内,前哲详序之,余莫能赞焉。
时嘉庆甲戌春月,永阳戆窝陈应魁书。
香草斋诗注·序
余己巳年授馆于永福嵩口林氏,即耳熟县治陈君有《香草斋诗注》,闻而未睹也。
会陈君亦授馆嵩口,一见如旧识,因得晨夕披阅,谓其详而不略,确而不诬,即怂恿付梓,而陈君尚以未窥全豹,谦让弗诺。
辛未夏杪,附书命序于余,余虽谫陋,弗敢辞也。
莘田先生诗清丽芊绵,取材宏富,诵习者每以不通晓故实为恨。
陈君乃能元元本本,剔抉爬梳,于莘田先生可谓无负,而嘉惠来学之意,亦云厚矣。
昔郑北海笺《毛诗》,残膏剩馥,犹足沾丐后人,今陈君注得毋类是?
嗟乎,余自己巳阅《香草斋诗注》,覈其故实,已十得八九。
迄今又三载矣,陈君犹矻矻日蒐罗虫书汗简中,迄以成帙。
而余再上公车辄报罢,以视陈君,其得失竟何如也?
夫注释之家鲜可传者,大率荒略挂漏,不足餍心。
而所注之书又非脍炙人口,如五味之不可离,此所以不足传也。
莘田先生诗,为名公钜卿辈所折服,其行世传后,无可疑者;而陈君又宣扬羽翼之,则斯集注释当与先生之诗并寿也夫。
侯官学弟黄鸣西于岐拜撰。
香草斋诗注·叙
诗之有注,自颜延年之注阮嗣宗《咏怀》始也。
至宋,而李、杜、韩、、王、苏、黄、,莫不有注。
杜有千家,韩有五百家,以余之区瞀,尚能摘其纰漏至数十百条,盖注诗之难也如此。
国朝诗之有注者,余知其四,而所见者三,曰《吴诗辑览》,曰《精华录训纂》,曰《曝书亭诗注》;若东涧诗,有钱遵王注,见《读书敏求记》。
底下之书,可用从火,今人亦无从而见之矣。
永泰黄莘田先生,风流名士,海内具瞻。
所为诗光英朗练,绮密瑰妍,唱在英游之口。
东野凡生,乡曲儇子,子父女母,交口教㖟,不过《香草笺》而止。
其《秋江集》《香草斋诗集》,体理精奥,寄托遥深。
樊川之凤胶,樊南之獭祭,则急索解人不得。
幽冥而莫知其原,大父幼孙,朝夕侍问,不能无「无人作郑笺」之恨。
于是注者亦不一家。
以余所见,叶教谕梦苓辈,不免舛漏;戆窝逸出其间,网罗散失,囊箧细碎,磊磊明明,条条戜戜,殆可与施德初天社、李雁湖暨近代惠松崖、靳介人杨谦诸家并驱争先;而非杜诗伪苏注、苏诗伪王诸书所可一斗斛而相量矣。
岂非莘田之忠臣,而教谕辈之诤友欤?
戆窝初此书,不下数百万言,力不能刊刻,删之又删,尚得数十万言,以今春付剞劂。
时余在京师,未及契勘,戆窝深以为恨。
及归,戆窝俾余题其首。
余曰:「名,公器也,不可以多取。
余浪得时名而悭于一第,此亦君之炯戒也。
」戆窝曰:「吾为乡耋疏通證明,此自邑子之责,非以为名也。
陆渭南云:『贵人自作宣明面,老子闻正始音。
』我辈岂以一第为重轻哉?
无乃效白文公所云『才高厌小诗』耶?
」余曰:「谁敢哉?
前言戏之耳。
」遂名其说以为叙。
嘉庆十又九年首秋提月,𨙸海愚何治运撰。
香草斋诗注·跋
师仿《杜诗详注》例注《香草斋诗》,辑成二十卷,删而为六卷。
将付之筑氏,封进而言曰:「师之力可谓瘁矣,删之得毋甚乎?
」师慨然曰:「国朝诗人,竹垞渔洋外,首数十研翁。
今二家各有注,予永人,宜注永人诗。
间过从何君岐海,考订所未详,迄以开雕。
呜呼,世不乏陶朱,肯以百金之费表扬前烈者绝少,且闻知此事,以为迂与狂矣。
予不顾妻子饥寒,黾勉从事,冀以毕予景仰之志。
甚恐力不副心,故删之又删,至出典有不及标载某书者,或即以是为予病,不遑恤也。
」封惧失言,退因录附师序后。
受业侄侯封谨识。
香草斋诗注·跋
吾师性质直,不为俗所喜,亦不愿喜于俗。
常手录《香草斋诗》,再三集注,以艰于剞劂,删之止存六卷,所删者皆玄圃积玉也。
师曰:「予永人,宜注永人诗。
」十研翁名闻天下,是岂永所得私哉?
永不得私,而吾师私之,私之而又欲公之,其足以羽翼十研翁也至矣。
生平著作如《读左会心》《四书管见》《经济大略》《戆窝策存》《礼记质疑》《三传考异》等书,□等将汇其零星漫漶,梓行之于世。
受业侄锋谨识。
秋江集注·序
作诗难,说诗难,注诗更难。
三百篇后,代有作者。
因寄所托,各自名家。
然括其要旨,不外《虞书》「诗言志」,四言说诗之法,则孟子「以意逆志」一语尽之。
唯注诗者,必能读尽作者所读之书,能知尽作者所读而用之之书,至于作者能无书不读,而其所作又如无读一书,则又必能深得说诗之旨而以意逆之,此注诗之所以难也。
毛传、郑笺尚矣,至李善注《文选》,犹不能无「释事忘意」之议,其他又何论焉?
吾闽莘田黄先生诗集,雄视一代。
旧有戆窝为之注,学者苦不得其详。
近复得芝田王君为注数百万言,既博且精,蒐括殆尽。
于虖详矣!
芝田王君,无书不读者也。
能读莘翁所读之书,能知莘翁所用之书,以意逆志,一一为之诠释。
如毛、郑诂训,俾学者一目了然,毫无疑义。
倘莘翁见之,且以为取怀而予亦不是过也。
吾知莘田之诗、芝田之注,且共千古不朽矣。
抑余尤爱莘翁集中《筑基》《赈粥》《弃妇词》,有三百篇之遗。
其《越王台》《吊虞卿》《过乐毅墓》《夷门怀古》《李阳冰般若台篆书》及《三君咏》诸篇,屡为傅会稽、陈勾山众君子所击节,令人兴上下数千年、纵横一万里之思焉。
今得芝田注,如披廿三史图编,知人论世,若河决下流而东注也。
杜工部以诗为史,十研翁以史为诗,芝田则注诗如注史,后学则读诗如读史,岂非嘉惠艺林一大盛事哉?
戆窝诗注,本名《香草斋》;今芝田详注,曰《秋江集》,仍旧称也。
芝田长君春屿,亦淹博能诗,余族侄凤藻尝从之游,因偕其孙志苏乞序于余。
时余适有江苏粮台之命,匆匆就道,书此而弁诸简端。
道光二十有二年岁在玄黓摄提格秋相月同安鳌石苏廷玉撰。
秋江集注自·序
秋江集》者,永福莘田黄先生之所作也。
先生罢官旋里,卜居会城,余时方弱冠,获识荆焉。
每读先生之诗,辄复心醉,间取集中咏史咏物诸题,掩卷构思,如何命意,如何入手,如何对仗,如何结穴,开卷證之,十得五六。
因苦引用浩博,借书蒐讨,详注简端。
十有馀年,寝食弗倦,欲以就正先生,而典型日已远矣。
壮岁以后,砚田为业,非借书不入城市,日积月累,又廿馀年,手自细书,分为六卷。
朋徒谈艺,为言某卷某题某句,数典弗忘,咸以为便。
儿子渐长,与生徒辈晨夕传钞,余则山窗灯火,手此一编,不啻日与先生相对也。
司训松溪,携置行箧,六钧传观,儿童欺我,青毡尚在,此编竟若通神,辛苦毕生,怅惘奚似。
归山后,儿辈以抄本呈阅,犁然无缺,中复补我遗忘,慧逊童乌,误殊韩昶,既逢故物,如遇家珍。
嗟夫,画脂镂冰,诚为无益,虽云享帚,何意灾梨。
然而锦瑟华年,解人可索,先生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香草斋中,白云山上,不尝冁然而笑乎?
又况予足不良,弱行已久,桑榆晚景,遮眼赖有此书。
其失而复存,阙而可补者,其中殆有天焉。
付诸剞劂,实获我心矣。
爰序而藏之,以俟来者云。
道光二年岁次壬午春王二月既望长乐王元麟芝田氏序于东山家塾。
秋江集注·跋
昔人谓杜子美诗无一字无来历,今读莘田先生《秋江诗集》,窃叹其博极群书,虽古人不是过。
则注杜诗诚难,注先生之诗岂易易哉?
余族叔祖芝田翁,幼而嗜学,老而不倦,夙好莘田先生诗集,苦其取材宏富,初学不免望洋。
爰蒐罗故籍,详加注释,俾读者开卷瞭然,可因端以求委,是其殚精竭力,不独有功于莘田先生,而所以嘉惠后学者亦深且远矣。
莘田先生以雕龙吐凤之才,托香草美人之感,缘情赋物,洵足接迹于风骚。
而芝田翁博考旁稽,字笺句释,复能全窥作者所读之书而阐发靡遗,于此见先正学问具有根柢,不徒以兔园册子为生活。
览是编者,能无动老成典型之慕也欤!
时道光癸卯季夏,宗侄孙有树谨跋。
香草笺偶注·序
诗之有注,盖肇于李善之注《选》。
顾风人与训诂,肝肠意见,绝不相同,往往有取风人妙义,牵强附会者。
《杜诗笺传》,自昔纷挐,虞伯生之注既晦杜意,牵缠之病,实谬误千里;赵次公以笺释文句为事,而边幅单窘,少所发明。
论者谓老杜身后,受虞、赵两君之累不浅,以杜公虽破万卷,未必拘拘泥古若此也。
近世所传《香草笺诗》,吾闽永阳黄莘田先生之作也。
莘田操履纯白,襟度冲夷,生平所为诗无虑数千首,若《十研轩稿》《秋江》,多与一时公卿士大夫酬赠及纪游感遇之篇,并皆舂容尔雅,嗣响唐音。
而笺中诗独写闺房儿女之事,流连往复,纯以绮语,摅其深情,或疑为《香奁》之续,至拟之陶徵士白璧微瑕。
今读笺中《无题》诗序,有「无聊笔墨」之云,则莘田于是诗有微旨焉。
知言者以为有托而逃谅矣。
顾其中摭实隶事,出入百家,后生喜其博而亦苦其奥也。
寄闻轩主人者,以文学著名,专攻举业,兼事诗歌。
偶读是诗,爱其芊绵婉丽,卷轴琳琅,约随睹记,附录诗后,俾其家后生便于稽核,丹黄甲乙。
稿成而出以示余。
间有余目力之所未逮,或得之旧闻,历久失之者。
桐城相国有言,今人非不及于古,而文之成处,辄难尽辨由来。
以余所闻,如张燕公大手笔,然于王子安「帝车南指,华盖西临」之语,犹有不解。
访于一公,仅得其半。
又如李义山《锦瑟》一篇,刘原父以为当时贵人爱姬之名;计敏夫以为令狐楚青衣;山谷读之,不晓其意,以问东坡,方得「适怨清和」之解。
今主人于莘田之诗启钥发箧,悉心探讨,凡所徵引,细加校雠,遇有异同,必衷一是,务求得乎作者本意而后已焉。
固不致如虞、赵两君为老杜身后累也。
然则是诗之注,不独一家稽覈之资,且于读是诗者多所沾丐,谓宜亟付,公诸同好,无容吝也。
倘以附益香奁为疑,则「无聊笔墨」,莘田亦既言之矣。
他日主人方出所著述以问世,即不妨执是诗之注为其嚆矢也夫。
嘉庆十三年岁在戊辰七月中浣恕斋阮芳潮拜撰。
香草笺诗注·跋
诗与文,异其体而亦异其用也。
文必经经纬史,理举辞明,然后为典要。
诗则取材务多,隶事务富,即至稗官野乘、谐语方言,且兼收而并畜焉。
藉非广见洽闻,作诗难,读诗尤难。
闽十研黄先生《香草笺》一集,其寓意也悠而远,其托兴也深而澄,不屑屑傍唐人门户而骋秘抽妍,薰香摘艳,譬客泛珠船,游玉海,千态万貌,悦目醉心,岂易溯委而穷源哉?
夫以随园太史负倚天拔地之才,树岳峙渊停之望,擅茹古涵今之识,定扬风扢雅之衡,而独心折是编焉,此其故可与辨物者道,难与拘墟者言也。
盖诗各有体,或主颂德,或主纪事,或主言情,其旨备兴观群怨,其绪馀又足以资多识。
圣贤有明训矣,于古然,于今何独不然?
是故说约者先由博,赏奇者必晰疑。
余尝谓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李太白论诗以绮丽不足珍,惟有其识足其才则可也。
若识不及靖节,才不及太白,而反相援以为口实,噫,毋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者欤?
有志之士,质无论钝敏,境无论穷达,而苟耽典籍,广蒐罗,勤考核,一切俶诡离奇、幽隐琐屑之谈,犹欲备陈颠末以开拓心胸,而况本之情性,托之篇章,意祖楚骚,旨同漆吏,格并温李,词拟庾鲍,当世名公哲匠之所击节而叹赏者,而顾以曼声浮艳少之耶?
然则《香草笺》之注,所以明诗思之绵邈而著诗学之宏深者,夫亦不可以已矣。
至其援据必详,校勘匪谬,寒暑无间,寝食与偕,阅是注者亦可知其不疲于奔命矣,余又奚庸赘焉。
同学弟郑希元月林氏拜跋。
补钞香草斋诗集·跋
《香草斋诗集》者,吾闽十研老人黄莘田先生所著,久为艺林推重。
嗣陈应魁有《香草斋诗注》,王元麟有《秋江集注》,计三种并行于世。
原刻之本在于乾隆年间,历二百馀载,传者亦寥。
余斋头仅有《秋江集注》,欲聚各本而校其篇什之多寡,迄未得间。
迩者余弟逸樵蒐罗旧籍,既得原刻《香草斋诗集》,又得《香草斋诗注》,于是将原刻本与《秋江集注》互为检阅,得悉《秋江集注》卷一至卷六,共增益出若干首,皆为原刻之所无,而余数十年之夙望,一旦释然,爰为之一一钞录,附于原刻之后,另为一册,俾读先生之诗者,展卷瞭然。
竟有原刻所有而《秋江集注》所无者,计四首,岂注诗时未之见耶?
抑遗漏耶?
倘有好事者将补钞之诗合原刻而重刊之,成为完全之本,亦一快事也。
甲申三月下浣侯官后学萨嘉曦谨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康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莆田人字子玉号药庄
工诗,善画山水。
登山辄仰天大呼,时人比之阮籍
不娶,晚寓友人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翰西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吴郡吴人字季鹰
博学能文,纵任不羁,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以比阮籍
齐王司马囧大司马曹掾
洛阳,见祸乱方兴,以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为由,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
年五十七卒。
全晋文
字季鹰吴郡吴人吴大鸿胪俨子,齐王囧辟为大司马曹掾,弃官归,有集二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吴之振清 1640 — 17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1717 【介绍】: 浙江石门人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
康熙时贡生,官内阁中书
旋归隐。
吕留良合选《宋诗钞》,又有《黄叶村庄诗集》。
吴之振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浙江石门人
中书科中书
有《黄叶村庄集》。
词学图录
吴之振(1640-1717) 字孟举号橙子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石门(今桐乡)洲泉镇人
顺治九年13岁应童子试,与吕留良定交,试后又与黄宗羲兄弟交往。
贡生,以赀为内阁中书,不赴任。
性淡泊。
康熙二年吕留良吴自牧合编《宋诗钞》,收录宋诗成集者84家,凡94卷。
又选施国章、宋琬王士祯王士禄陈廷敬沈荃程可则曹尔堪8人诗为《八家诗》刊刻行世。
十二年北京访求宋人遗集,与复社诗人冒襄长洲尤侗汪琬锡山严绳孙工部尚书汤斌等订文字交。
南归时,冒襄等为之饯行,吴之振于席间赋《种菜诗》以言志,众人和之,后汇编成《种菜诗倡和集》。
筑别墅于石门城西,因爱苏子瞻名句"家在江南黄叶村",便命名为黄叶村庄。
生平锐意于诗,兼工书画。
撰有《黄叶村庄诗集》及后集、续集、《德音堂琴谱》等。
清诗别裁集
字孟举浙江石门人
宋代诗,前此无选本。
孟举刻《宋诗钞》,共百数十家。
己所成诗,亦俱近宋人。
黄叶村庄诗·序
黄叶村庄,吾友孟举学古著书之所也。
苏子瞻诗「家在江南黄叶村」,孟举好之而名其所居之庄者也。
天下何地无村?
何村无木叶?
木叶至秋则摇落变衰。
黄叶者,村之所有而序之必信者也。
夫境会何常?
就其地而言之,逸者以为可挂瓢植杖,骚人以为可登临望远,豪者以为是秋冬射猎之场,农人以为是祭韭献羔之处,上之则省敛观稼、陈诗采风,下之则渔师牧竖、取材集网,无不可者。
王维以为可图画,屈平以为可行吟,境一而触境之人、之心不一。
孟举于此,不能不慨焉而兴感也,觉天地之浩邈,古今之寥廓,无一非其百感交集之所得于心、形于腕。
于以为诗,而系之黄叶村庄,意有在也。
孟举于古人之诗无所不窥,而时之论孟举之诗者必曰学宋。
予谓古人之诗,可似而不可学,何也?
学则为步趋,似则为吻合。
学古人之诗,彼自古人之诗,与我何涉
似古人之诗,则古人之诗亦似我,我乃自得。
故学西子之矉则丑,似西子之矉则美也。
孟举诗之似宋也,非似其意与辞,盖能得其因而似其善变也。
今夫天地之有风雨阴晴寒暑,皆气候之自然,无一不为功于世,然各因时为用而不相仍。
使仍于一,则恒风恒雨、恒阴恒晴、恒寒恒暑,其为病大矣。
诗自三百篇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惟不相仍,能因时而善变,如风雨阴晴寒暑,故日新而不病。
今人见诗之能变而新者,则举之而归之学宋,皆锢于相仍之恒而不知因者也。
孟举之诗,新而不伤,奇而不颇,叙述类史迁之文,言情类宋玉之赋,五古似梅圣俞,出入于黄山谷,七律似苏子瞻,七绝似元遗山,语必刻削,调必凿空,此其概也。
不知者谓为似宋,孟举不辞;知者谓为不独似宋,孟举亦甚惬。
孟举之能因而善变,岂世之蹈袭肤浮者比哉?
世之尊汉魏及唐者,必以予言为抑孟举;世之尚宋者,必以予言为扬孟举。
悠悠之论,非但不知孟举,实不知诗。
然则读孟举诗,得其系之黄叶村庄之义,则思过半矣。
横山叶燮序。
寻畅楼诗稿·序
孟举之诗,神骨清逸而有光艳,著语惊人。
读者每目瞤而心荡,如观阎立本李伯时画天神仙官,旌导剑佩骖驾之饰,震慑为非世有,然不敢有所嗜愿,为非其类也。
凡为诗文者,其初必卓荦崖异,继而腾趠绚烂,数变而不可捉搦,久之刊落,愈老愈精,自然而成。
孟举方当卓荦崖异与腾趠绚烂之间,固宜其惊人如此,所谓小称意则人小怪,大称意则人大怪。
孟举正须问其称意何如昔人耳。
人知我而惊,不知我亦惊,直不可以此介意也。
桓谭侯芭不足以知杨雄而待韩愈知之;李翱皇甫湜不足以知韩愈而待欧阳修知之。
李白杜甫之诗,则又近时之韩愈知之,宋人因而师承焉,今人又未之知也。
然则惟作者而后能知作者,自古为然。
而作者之出也,或骈肩而生,或数百年、一二千年而生。
吾同时无其人,则必待之数百年、一二千年有黄口后生焉,足以竭吾之长而攻吾之短,此真吾之所戁畏而托命者也。
目前纷纷广座长麈、拈黑道,如土蠓野马,其不足与于斯文也明矣。
而今人舐笔蘸墨,方以此曹之喜憎为是非趋背。
得其誉,便可骂阮籍为老兵,诃杜甫为村子;一为贬毁,则志惑气索,如丧家失父,不可自立于门户。
谚所谓「以盲引盲,相将入坑」,殊可剧叹也。
归有光王世贞为「妄庸巨子」,世贞曰:「妄则有之,庸则未也。
有光曰:「未有妄而不庸者。
」归之文至今可传,以其意中能无此巨子也。
今天下之巨子,其出世贞下又不知几何。
使吾之所为为其所称叹,则必为前与后之作者所哕詈矣;为其所诧异,则必为前与后之作者所疑而抉摘矣;为其所屏弃不复置目,然后必为前与后之作者所笑视莫逆矣。
孟举虽不为所喜,而犹为所惊怪。
其于作者,尚未知何如也。
孟举进方锐,将数变而不可捉搦以底于成,则其惊怪益甚,其为屏弃不复置目,终所必至,顾在孟举能卒不以此曹介意否耳。
陆务观曰:「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余读此句,辄自咎讼平生言距阳明而熟于用处,不事检束,正坐阳明无忌惮之病;为诗恨伪盛唐而未离声律,两骑夹带,犹为所牵挽。
思欲坐进古人,所待于后甚远。
不汲汲有求于今世者,心知其甚难,然不敢不与孟举同厉之也。
南阳村晚村氏序。
(此老友晚村序余癸丑以前作也。
晚村墓有宿草,余年齿亦衰颓,学业日益荒落。
重阅此序,念老友勉励之语,不觉泪渍于纸也。
康熙甲戌冬日居士书。)
黄叶村庄续稿·序
黄叶村庄续稿一卷,予叔父橙斋先生丁丑后六年间所作诗也。
前集八卷,皆先生所手定。
丙子季冬卧闼,遭绛云之烬,先生跳身烈焰中,支体溃灼,仅而获全。
自时厥后,先生见弥超,学弥劭,世事不复罩眼。
常拟筑别业读书归老,颜之曰「补衲庵」。
虽不果就,而平居坐卧一小阁,蒲团棐几,一炉一编,优游其中,未尝轻出也。
四方车马造谒与交游过从问字者,辄戒门以绝。
即诗文一道,平昔所深知笃好者,亦嫌于炫露,几欲焚弃笔砚。
然海内诗筒词版往来徵索者无虚日,先生不欲过绝人情,亦时时牵率应之。
忆尝侍侧,见案间侧理填委,客坐厅事相促迫,先生率尔捉笔疾书,不移时,悉发遣去。
初疑仓卒应付、不经意之作,已而回环吟咀,各有意理,而辞句之工、格律之细,又无论已。
此不独挟兔园册、剽贼獭祭以誇多斗捷者无从望其项背,即作家宗匠刻意雕锼,亦有攀跻不上者矣。
然每不自爱惜收拾,甫脱稿,旋弃去。
频年所作,都流散于门人亲友间。
其甚者或落长须赤脚之手,以为窗糊药裹。
予每见,辄掇取之。
积之既久,颇亦盈帙,盖半抄于友人箧衍所贮,半搜之敝楮渝墨之馀,而其散亡遗佚、无从蒐辑者,已不知其几矣,良可惜也。
岁暮无事,料简巾箱,因尽出而汇集之。
客见而憙曰:「海内仰望先生近作久矣,而恨不得见也。
盍付之梓,以慰其饥渴乎?
」予曰:「此非先生意也。
今世操觚之家,所谓未有长卿一句,辄灾木费纸,投贽干时,驰逐荣利之场,集止津要之地,附末光而分馀润。
先生方惄焉伤之,故年来匿影村庄,深悔姓名落于人间。
即偶然酬应之作,亦如浮云太虚,过而不留。
窥其心,且不欲以词章末技与学士大夫、骚人墨客斗新奇、较工拙以争长于词场吟社之间,况镂版流播,迹同衒鬻,不几与钓名营进者同类而共道乎?
知非先生意也。
」客曰:「虽然,欧阳子不云乎:聚多者终必散。
苟不及今为可久计,异日者保无湮没沦落之患乎?
纂辑家集,无使陨坠者,子弟之责也。
曷不刻之塾门,垂示子姓,并使乡邦晚进有所矜式考问,以庶几于大雅之克继,所得孰多乎?
」予感其言,因谋之武冈、瑞草两弟,亦各出所藏,并甲戌元旦乙亥春正雨雪、喜晴、公宴四诗合之,得古今诗二百二十馀首,相与排缵编次,釐之为若干卷,固请于先生而授梓焉。
读是编者,当求其义蕴之弘、寄托之远与夫沉浸含咀之深,斯得之矣。
若徒于抽黄对白、章絺句绘间赏之,非今日编纂之意也。
刻既成,因记其缘起于此。
景淳谨识。
黄叶村庄诗后集·序
黄叶村庄诗,其初集先生所自订也,续集则令子武冈瑞草及其小阮弈亭所搜缉编次也。
自时厥后,又垂八九年,先生年弥高,学弥邵,诗亦益精诣融脱,如少陵之老去律细、东坡之海外文章,昔人所谓「精能之至」者也。
先生之诗率然漫成,或口占,或授简,初不置册本。
又书法妙天下,片纸脱稿,旋为人攫去,或藏弆,或博易,遂并诗失之。
先生既不自省录,而余数年来鹿鹿,时奔走长安道上,瑞草亦有负笈成均之役,武冈复迁居外舍,遂不及尽收录,所存者仅十之二三耳。
今年首夏,余公车罢归,即仝瑞草昆季校辑,促付诸剞劂氏。
第皆从零星收拾,故都无年次先后。
先生笃于故旧老友,晚年往来诗版,时复把玩,寓落月屋梁之意,而后学及子弟片语之佳,亦汲引奖借,故集中仿右丞拾遗例,附入一二倡和篇什,亦先生意也。
嗟乎!
先生之诗,沾丐海内久矣。
世徒赏其工妙而不究其由来,正如读昌黎集,但见其章妥句适,而所谓「茹古涵今,不可窥校」者,则未之睹也。
余馆橙斋,与先生朝夕者十馀年。
每见先生诗,大都成于对客谈笑、酒阑游衍之馀,初若不经意,然他人旬锻月鍊、苦思力索而未至者,先生以自然得之;从来苦捷敏者负蛟螭蝼螾之讥,费推敲者蒙刻楮雕肝之诮,先生独两兼之。
此正非可卒乍袭取,盖才分既卓,学识绝高,而功力更复深至,乃克臻此境界。
余尝谓先生非徒以诗鸣者也,特其胸中蕴负之奇偶寓于诗而一发之耳。
读是集者,涉其津而溯其源,知其诗之所由来,无徒炫耀于絺章绣句而从事于本原,庶不负作者之苦心矣。
余非敢序先生集也,因与先生周旋久习,知先生学问本末,因为指示其端要,愿与世之读先生诗者共勉之而已。
康熙壬辰岁端午前三日,后学徐焕识。
重刊黄叶村庄诗集·跋
先六世祖孟举先生自编《黄叶村庄诗》八卷。
又《续集》一卷、《后集》一卷,则五世祖武冈公及五世叔祖瑞草公所辑,板藏家塾,阅二百年。
庚申之变,付之一炬。
康寿兄弟避乱沪上,购得印本,欲谋重刊,而力有未暇。
阅数年,服官于吴,稍有俸入,复构祠宇,乃以此本付梓人。
又《黄叶村庄图册》及国初巨公题种菜诗原本经同邑蔡砚香广文刻石者,亦以重资购得。
复得渔洋钝翁诸老送行诗墨迹,并附于末。
先生学行箸海内,无俟论述。
独是数百年手泽,兵火荡析之馀,岿然尚存,若有神物护持。
俾得再刊,以饷后学,则诚小子之所深幸也。
工既竣,谨书缘起于卷尾。
光绪四年正月,六世孙康寿谨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于法兰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高阳人
不甘处俗。
十五即弃家入道。
以精严自持。
风骨颀然。
三河化其德。
性嗜山水。
坐禅岩石中。
大雪
群虎依止不去。
山祇亦时求授教。
尤爱石城。
遂定居之。
今元华寺也。
思游五天。
交州象林寺殁。
于法兰
高阳人
少有异操。
十五出家。
便以精勤为业。
研讽经典以日兼夜。
求法问道必在众先。
迄在冠年风神秀逸。
道振三河名流四远。
性好山泉多处岩壑。
尝于冬月在山冰雪甚厉。
时有一虎来入兰房。
神色无忤虎亦甚驯。
至明旦雪止乃去。
山中神祇常来受法。
其德被精灵。
皆此类也。
后闻江东山县称奇。
乃徐步东瓯远瞩嶀嵊。
居于石城山足。
今之元华寺是也。
时人以其风力比庾元规
孙绰道贤论。
以比阮嗣宗
论云。
兰公遗身高尚妙迹。
殆至人之流。
步兵傲独不群。
之俦也。
少时。
欻然叹曰。
大法虽兴经道多阙。
若一闻圆教夕死可也。
乃远适西域欲求异闻。
交州遇疾终于象林。
沙门支遁追立像。
赞曰。
于氏超世综体玄旨。
嘉遁山泽。
驯洽虎兕。
别传云。
亦感枯泉漱水。
事与竺法护同。
未详。
又有竺法兴支法渊于法道。
同时比德。
兴以洽见知名。
渊以才华著称。
道以义解驰声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昶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沛国济阴人字公荣
性嗜酒,常与人终日共饮。
通达自适。
阮籍尝与王戎饮,在座,而以酒少,酌不及无恨色,言语谈戏,三人无异。
有知人之鉴,官至兖州刺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绩唐初 590 — 6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90—644 【介绍】: 唐初绛州龙门人字无功
王通弟。
隋炀帝大业中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六合县
性简放,嗜酒不任事,以世乱还乡里,著书东皋,自号“东皋子”。
唐高祖武德中,以前朝原官待诏门下省,特判日给酒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太宗贞观初以疾罢归,以琴酒自娱。
预知终日,命薄葬,自为墓志。
工诗文,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王绩之误。
全唐诗》收诗3首,皆出自《文苑英华》卷二一三。
全唐诗》又见于王绩名下。
其中《咏妓》一首,见《王无功文集》卷三,题作《裴仆射宅咏妓》。
另《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辛司法宅观妓》二首,乃误收卢照邻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85,一说590—644 《全唐诗》中王绩,乃王绩之误。
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十五岁至长安求仕。
隋炀帝大业中,中孝悌廉洁科。
秘书省正字
出为六合丞,因简傲嗜酒,屡受勘劾。
大业十年(614)托风疾弃官归里,复浪迹于中原、、越间。
十三年返归故里。
隋季板荡,奔亡河北
高祖武德五年(622),以六合丞待诏门下省
太宗贞观四年(630),其兄王凝得罪大臣,兄弟均抑而不用。
复托风疾归隐故乡。
十一年,任太乐丞,不足两年,又挂冠归田。
十八年自撰墓志,忧愤而死。
生平见吕才王无功文集序》、《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遭逢世乱,失意归隐,仰慕阮籍陶渊明,寄情诗酒。
著《五斗先生传》、《醉乡记》等文以抒怀。
其文疏朗萧散,骈散兼长。
其诗清新质朴,恬淡自然。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云:“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九评为“意境高古”,“气格遒健”,“皆能涤初唐排偶板滞之习”。
唐宋间,吕才编《王绩集》五卷本与陆淳删《东皋子集略》二卷本并行于世。
元代以降,五卷本不见著录,仅有三卷本(实为陆淳所删二卷本)流传。
王国安《王绩诗注》即据此作注。
今人韩理洲据清人抄本成《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溢出诗60余首,文10余篇,最称完备。
全唐诗》收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69首。
唐诗汇评
王绩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兄通,隋末名儒,号文中子
隋大业末,应孝悌廉洁举,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县
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归里。
高祖武德中以前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因足疾罢归,乃结庐河渚,纵意琴酒,又躬耕东皋,时人号东皋子
简放嗜酒,其诗平淡质朴。
有《王绩集》(吕才编)五卷,后仅以《东皋子》三卷行世,五卷本遂隐,近重新发现刊行,其中诗较《全唐诗王绩卷溢出六十馀首。
今人王国安有《王绩诗注》。
字无功
绛州龙门人
隋大业中应孝弟廉洁举。
扬州六合县
弃官还乡里。
躬耕于东皋
时人号为东皋子
贞观十八年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周氏涉笔》
旧传四声,自齐、梁至沈、,始定为唐律。
然沈、宋体制,时带徐、庾,未若王绩剪裁锻炼,曲尽情玄,真开迹唐诗也。
王无功人入唐,隐节既高,诗律又盛,盖、杨、卢、骆之滥觞,、杜、沈、宋之先鞭也,而人罕知之。
盖当武德之初,犹有陈、隋馀习,而无功能尽洗铅华,独存体质,又嗜酒诞放,脱落世事,故于情性最近。
今观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殊有魏晋之风。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之乱头粗服而好者,千载一渊明耳。
乐天效之,便伤俚浅,唯王无功差得其仿佛。
“陶王”之称,余尝欲以东皋代辋川。
辋川诚佳,太秀,多以绮思掩其朴趣,东皋潇洒落穆,不衫不履,如“来时常道贳,惭愧酒家胡”、“家贫留客久,不暇道精粗”。
至若“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真齐得丧、一死生之言。
旷怀高致,其人自堪尚友,不徒音响似之。
《载酒园诗话又编》
彭泽、东皋皆素心之士。
陶为饥寒所驱,时有凉音;王黍秫果药粗足,故饶逸趣。
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
然非入唐之正脉。
其源出于程晓应璩,性情疏放,发为心声,直质放言,有汉魏间意。
唯无往复之致,故或朴而不雅。
乱头粗服,不没其佳,唯其有真气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江逌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陈留圉人字道载
少孤。
苏峻之乱避居临海,为征北将军蔡谟参军
太末,转别驾,迁
殷浩北伐,请为咨议参军,迁长史,有匡弼之益,军中书檄悉委之。
命击败姚襄
后为桓温所免。
晋穆帝升平中,迁吏部郎,长兼侍中
在职多所匡谏。
官至太常
著《阮籍序赞》等。
卒年五十八。
全晋文
字道载,统从子,历蔡谟征北参军何充骠骑功曹,试守太末,迁殷浩以为中军咨议参军,迁长史免,除中书郎升平中吏部郎长,兼侍中,领本州大中正,迁太常,有集九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邢颙曹魏 ? — 2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3 【介绍】: 三国魏河间鄚人字子昂
曹操冀州,辟为冀州从事
时人称“德行堂堂邢子昂”。
司空掾行唐,劝民农桑,风化大行。
后为平原侯曹植家丞,以礼防闲,与不合。
后参丞相军事,转东曹掾太子太傅
魏文帝时,为侍中尚书仆射,赐爵关内侯
官至太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